跳到主要內容

一直認為自己得到嚴重疾病的「慮病症(Hypochondriasis)」

身心健康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夢想,沒有人會不擔心自己生病,但有些人的擔心卻超過了合理的程度,以致於時時刻刻活在焦慮恐懼之中。如果您常擔心自己罹患了一種嚴重或罕見的疾病,但多次去看不同的醫師,醫師都診斷沒有問題,甚至還被別人責備「無病呻吟」,那要小心自己有罹患慮病症的可能。
慮病症的英文是「hypochondriasis」,源自於古醫學名,原來字義指的是肋軟骨下方(Hypochondrium),泛指肋骨下的腹部區域,因為過去許多人會抱怨肋骨下的腹部有許多不適症狀,但當時沒有科技和證據來支持這些疾病,但這些病人堅信自己罹患嚴重疾病,後來才被引申為現在的慮病症。

前言
身心健康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夢想,沒有人會不擔心自己生病,但有些人的擔心卻超過了合理的程度,以致於時時刻刻活在焦慮恐懼之中。如果您常擔心自己罹患了一種嚴重或罕見的疾病,但多次去看不同的醫師,醫師都診斷沒有問題,甚至還被別人責備「無病呻吟」,那要小心自己有罹患慮病症的可能。
慮病症的英文是「hypochondriasis」,源自於古醫學名,原來字義指的是肋軟骨下方(Hypochondrium),泛指肋骨下的腹部區域,因為過去許多人會抱怨肋骨下的腹部有許多不適症狀,但當時沒有科技和證據來支持這些疾病,但這些病人堅信自己罹患嚴重疾病,後來才被引申為現在的慮病症。
慮病症不屬於焦慮疾患(Anxiety disorder),而是屬於身體化疾患(Somatoform disorder)中的一種。因為部分民眾深為慮病症所苦,因而在此特別收錄此章節。


流行病學
慮病症的盛行率約為4%~6%,但也有部分研究指出盛行率達到15%。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差不多,發病的年齡可能在任何年齡層,但最常出現的是在20~30歲之間。另外有些研究指出黑人患病的比例較白人高,但社經地位、教育程度和婚姻狀態對罹病率則沒有影響。
根據研究,約有3%的醫學生曾經有慮病症傾向,這可能跟他們時常會接觸到疾病以及相關知識有關,但另一方面醫學生的臨床經驗相對不足,因此常導致他們會擔心自己可能罹患了某種正在學習的疾病,但是大部份醫學生的慮病症傾向都是短暫並會改善的。

症狀
慮病症患者大多堅信自己罹患了某種嚴重的疾病,儘管經過許多醫師的診治以及檢查,認為個案沒有該疾病,個案仍堅持自己罹患該病。疾病的種類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有所改變。(前提是這些想法必須未達到妄想的程度。)
慮病症常見表現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把正常的生理變異當作病態而擔心不已。另一種則是有某些小毛病卻反應過度,恐怕自己患有什麼嚴重的疾病。
患者常會害怕自己若不看醫師或做檢查,就無法預防或阻止某種嚴重疾病的進行。患者可能會抱怨身體的任何地方,有時是對身體的感覺過分在意,有時則是錯誤解讀。
造成慮病症的原因很多,表現方式也不全然相同,和各民族的文化和社會價值觀有密切的關係。如近年來經大眾傳播媒介廣為報導渲染的疾病,如梅毒、愛滋病、B型肝炎、H1N1新型流感及癌症等,也可能成為慮病症患者憂慮的源頭。
另外慮病症的患者也常會合併一些焦慮和憂鬱的症狀。

慮病症的診斷準則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DSM),臨床上如符合下列4項,那極有可能已經罹患了慮病症,如有需要協助,請向醫療相關體系求助。
1. 病人因錯誤解釋身體症狀,而且認為自己罹患嚴重疾病,而症狀與妄想無關。
2. 縱然已經有適當的檢查及再三確認沒有病,病人仍不相信。
3. 慮病症的相關症狀,要排除是妄想症或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所引起,也要排除病人過度在乎自己的外表所導致。
4. 症狀造成社交、工作等重要功能缺損。
5. 症狀持續時間至少達6個月。
6. 個案須沒有罹患廣泛性焦慮疾病、強迫症、恐慌症、重鬱症或其他身體化疾患,有前述疾病的話,優先以前述疾病當作主要可能診斷。

病因學
目前關於慮病症的病因學,有幾種可能的理論。
第一種是這些罹患慮病症的人常錯誤或過分解讀自己身體的不適,導致間接強化這些不舒服的感覺。他們對於一些疼痛或是不適感也較為敏感,加上自己錯誤的認知想法,導致慮病症的表徵及結果。
第二種理論是慮病症其實是種社交學習的產物,這些慮病症的患者,可能在意識或潛意識層面,希望自己在現實生活中能扮演病人的角色,藉此躲避一些無法解決或是無法面對的問題。
第三種理論是慮病症其實是其他心智疾患的變形或是副產物,比方說憂鬱症或是焦慮疾患最常有類似的相關症狀。根據研究,80%慮病症患者本身也罹患了憂鬱症或是焦慮疾患。
第四種理論則是由精神動力學派提出,根據這理論,他們認為慮病症的患者,本身可能具有對他人的憤怒、敵意以及攻擊欲望,但這些心理動力被患者轉化成身體的不適,藉此讓他人幫助自己,自己再斥責這些幫助沒有幫上任何忙。另一方面,慮病症患者也認為自己過去曾經犯下某種過錯,身懷罪惡感,因此潛意識藉此來懲罰自己。

治療
大部分的慮病症患者起初都會拒絕精神科的治療,這時候團體治療或許對他們來說是有益處的,因為藉由團體治療,可以讓他們了解到原來不少人也有類似的遭遇和痛苦,也可以減少他們的焦慮程度。另外一些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治療、支持性心理治療),對於改善病情都有助益,另外盡量協助個案面對與調適生活的壓力,以免會為了躲避無法處理的問題或壓力,而持續加強慮病症的症狀。
藥物治療方面,有些慮病症可能是先前罹患其他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強迫症或其他的身體化疾患衍生出的症狀,這時治療必須先針對原來的疾病治療。
除了治療以外,適當的例行性健康檢查是必要的,一來可以讓這些個案較為安心,比較不會一直擔心自己身體有迫切性疾病的問題,二來也讓他們了解到大家是相當重視他們的內心感受。而某些個案希望做醫療檢查,但醫師判斷不需要做的不適宜檢查,也盡量和個案充分解釋不需要做的理由。

參考資料:


















林醫師好書《不焦不慮好自在

焦慮疾患是世界上常見的心智疾病,但由於不了解或偏見,讓許多人常羞於就醫或甚至不知道自己得病,導致生活品質因此受到嚴重影響。本書由林子堯醫師主寫,在醫院中,林子堯醫師親切的看病態度,以及細心照顧病患的身影,常讓病患及家屬讚賞,也因此被新聞媒體報導表揚過。林子堯醫師有鑑於焦慮疾患讓許多人受苦,林醫師特別花費將近一年多的時間,與另外兩位醫師一起撰寫這本書籍《不焦不慮好自在:和醫師一起改善焦慮症》。

本書以醫師專業的角度,來講授醫學專業知識,再聘請到專業插畫家來插圖,介紹各種焦慮疾患(強迫症、恐慌症、社交恐懼症、特定恐懼症、廣泛性焦慮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內容深入淺出,希望能讓民眾有更多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