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有效改善喉球症(Globus hystericus):清喉嚨、喉嚨異物感逾10年卻找不出真正原因?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138041 (原文刊載於自由時報) 文/桃園八德/林子堯醫師(雷亞診所院長) 喉嚨常年有異物感 日前一名中年男子一臉倦容走進診所,他表示自己跟台灣影集「麻醉風暴」中的男主角一樣,10多年來都有喉嚨異物感或窒息感,常會用不斷乾咳、清後龍和吐口水來緩解不適症狀,但效果都是短暫而且有限,他多年來陸續看過腸胃科、耳鼻喉科和胸腔科,也做過胃鏡和咽喉鏡都一無所獲,症狀也一直困擾著他到現在。 一度誤為胃食道逆流和鼻涕倒流 原本他以為是胃食道逆流、過敏或是鼻涕倒流,但多年來治療都沒起色,症狀仍時好時壞,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也因此失眠消瘦,朋友建議他來看診。 喉球症患者多半長年無奈承受 診療時發現,個案長期經濟壓力大、又愛逞強,不會跟人訴苦或求助,導致身心俱疲,產生身心症,開立血清素藥物讓他調整情緒和壓力後,1個月症狀就完全緩解,個案喜出望外地說,他曾經一度想放棄治療,沒想到還有痊癒的一天,相當感謝。之後又有許多喉球症患者慕名而來,很多甚至從高雄嘉義搭高鐵先到北部住一晚在過來,我才發現原來有那麼多被喉球症所苦的民眾。 喉球症(Globus hystericus或是globus pharyngeus),也被大家稱為「臆球症」,根據部分研究指出高達46%的民眾曾有過喉球症的症狀,發生的可能原因有很多,包括:咽喉部的器質性實體病變、輕度胃食道逆流、心理壓力或自律神經失調都可能引起。而大部分治不好的,其實都是忽略了自律神經的部分,導致很多病人長年看多位醫師,換來換去,卻都沒有顯著改善。 正確服藥和運動紓壓可改善 喉球症治療需要多管齊下,我自己在診間治療病人改善的比例約八成。如果自己或親友有類似喉球症的症狀,建議可先看耳鼻喉科和腸胃科做檢查和治療,如果是鼻涕倒流、過敏、發炎或胃食道逆流引起的應該能夠改善,但是如果看了很多次都沒好,可能舊式自律神經部分出了問題,可能罹患了精神科的「身體化疾患」,也就是喉球症的症狀是來自於心理壓力,治療方式包括藥物診療、規律運動飲食和心理諮商,通常1-3個月可以顯著改善。
最近的文章

酒駕防制與酒癮如何治療

  【原文刊於蘋果日報】酒癮屢戒屢敗的4個原因 | 蘋果新聞網   林子堯/雷亞診所院長 近來一位民眾酒駕撞死知名主持人黃暐瀚年邁母親,而這位民眾據報前一天才因為酒駕被移送法辦,連續酒駕最後撞死人令社會義憤填膺。而酒駕是台灣多年來一直高度關注的社會議題,每次發生撞死人社會事件後,政府、民代和輿論都會痛加譴責並呼籲加重懲罰,但為何多年來仍無法遏止酒駕歪風?原因其實跟酒的生理機轉和酒癮有關聯。 我在門診也治療了不少酒癮患者,也受邀到酒商公司進行酒駕防制演講,我發現許多民眾對於酒癮都有錯誤的認知,以下分成幾點向大家報告。 為啥知法犯法 因為酒精的生理作用是抑制大腦部分皮質,簡單說就是抑制了飲用者部分的思考能力,所以才會有「喝酒壯膽(抑制膽怯)」、「酒後吐真言(抑制防備)」等現象,所以就算你自詡意志力堅強或是知法守法,只要3杯黃湯下肚,抑制了你部分的思考能力,你已經不是原來喝酒前的你,就可能會做出平常不會做出的輕率魯莽決定,等酒醒後面對犯的過錯才後悔莫及。 儘管再三告誡自己不可再犯,但只要下次又喝酒,又會因為思考功能被抑制而重蹈覆轍。所以社交場合要飲酒,你一開始就要預防有可能會因為喝酒影響到判斷力,最好跟一位確定不會喝酒的親友一起前往,或是直接搭大眾交通工具來回,不要抱持著僥倖心態覺得「不會出事」、「不會被抓」、「不會喝醉」。 為啥屢戒屢敗 很多酒癮者其實因為酒癮犯下許多過錯都是真心想戒癮,但單憑個人意志力,常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屢戒屢敗」。原因是因為以下幾點: 1.戒斷症狀:有些長期酗酒的民眾,不喝酒會出現戒斷症狀(Withdrawal symptoms),像是手抖、心悸、冒冷汗、煩躁、渾身不舒服覺得螞蟻在爬,甚至出現幻覺。這類民眾只要不喝酒一段時間就會很痛苦,只有再喝酒短暫舒緩戒斷症狀的痛苦,但等酒退了之後,戒斷症狀又會再犯,導致他們必須一直飲鴆止渴、無限惡性循環。這類民眾需要到精神科(身心科)治療,服用藥物治療戒斷症狀,才能提高戒酒成功率。 2.心理問題:另外許多酒癮者其實都有「背後的魔鬼」,意思是他們可能因為罹患憂鬱症、焦慮症或長期人際關係困擾等問題,但他們並未正視處理這問題,而是「藉酒消愁」來麻痺及逃避自己內心壓力。這類型患者往往是好不容易戒酒一段時間後,又會因為心理壓力而重新酗酒,這類型要同時治療心理問題,才能維持長期戒酒。 3. 修正認知:有些民眾對酒有錯

撲朔迷離又難解的「轉化症(Conversion disorder)」

轉化症不算常見,但往往出現都相當錯綜複雜又讓人感到痛苦。患者通常會先有人際衝突或其他壓力源,之後發生運動與感覺功能的假性神經學症狀,例如:麻痺、失聲、目盲、耳聾、或類似癲癇發作等問題。必須確實檢查排除可能的神經學病因,以免誤診。症狀表現有時很模糊,有時誇張且戲劇化;過去曾經看過很多內科醫師,做了許多不必要的檢查或手術。患者多數發生在25歲以前,女性居多。 診斷 (A)身體的運動或感覺功能受損、喪失或改變,如步態不穩、麻痺或局部肌肉衰弱、失語、吞嚥困難、假性癲癇等(以上係運動功能的失常)。耳聾、目盲、視野狹窄、喉頭異物感等症狀。 (B)所表現出來的身體症狀無法以合理的醫學或科學證據或檢查來詮釋。 (C)表現之症狀無法以已知之身體疾患來解釋(即需排除器質性病因)。 (D)心理因素是症狀病因:因為在此症狀或功能缺失初發或惡化之前,有心理衝突或心理需求。心理因素是診斷轉化症之必要條件,其意義有(1)主要收獲(primary gain):病人藉防止內在衝突為意識知悉,而免除心裏的衝突,及此衝突帶來的不安,憤怒與不平。(2)附帶收獲(secondary gain):病人藉該症狀而免除責任並獲得額外支持與關心並可操縱他人行為。 治療: (1)詳細的醫學檢查,以排除可能之器質性病因。 (2)適度的心理支持、心理治療或環境的調整改變,不要直接指出病人的病是心理因素所引起或是想像出來的,那只會引起病人的防衛,使治療關係無法建立。 (3)當症狀明顯具有人際溝通意義時,家屬、朋友均應納入治療系統中,詳加解釋,防止提供太多附加收獲,調整與病患之互動關係。 (4)藥物治療:治療早期,病患多少有些焦慮、憂鬱或失眠的障礙,予以適度之藥物常有幫助。 轉化症會發生的原因學說種類很多,但總體而言,病人希望藉由此病,將無法克服的情感因素,轉化到身體上,避免讓精神狀況無法負擔,此病是由情緒焦慮不安引起,當壓力超過極限時,病患無法用言語表現或禁止用語言表現時,就會藉由身體來表達。在心理學上的解釋,轉化症是一種無法抗壓而產生的逃避心理,藉由身體反應來逃避心理壓力。 轉化症的身體症狀持續時間不一定,有時只出現幾個小時,更嚴重者,會持續數年成為慢性病。 病人要學會紓解心理壓力,首先,遇到事情的時候,要放鬆自己不安情緒,不要鑽牛角尖,並且盡量把非理性的念頭轉為理性念

暴食又催吐的「暴食症(Bulimia nervosa)」

最近暑假將近,我的門診多了不少暴食症的年輕患者。他們往往外表光鮮亮麗,在意自己體重和身形,卻因為情緒或壓力導致失控的暴飲暴食,之後又伴隨著深沉的厭惡及罪惡感,會去廁所催吐或是服用瀉劑讓自己拉,有的甚至體重因此一路跌落到30多公斤,快變成「火柴人」。 美國精神病診斷標準DSM-IV : A、重複發生暴食發作。一次暴食發作同時具備下述兩項: (1)在一段獨立時間內,吃下的食物量絕對多於大多數人在類似時間、類似情境下所能吃的食物量。 (2)在此發作之時,感覺缺乏對吃食行為的自我控制(ex.無法控制自己吃什麼或吃多少) B、一再出現不當的補償行為以避免體重增加,諸如:自我誘導的嘔吐;不當使用瀉藥、利尿劑、灌腸、或其他藥物;禁食;或過度的運動。 C、.平均來看,暴食及不當的補償行為,同時發生的頻率每週至少兩次共達三個月。 D、自我評價被身材集體中所不當影響。 E、此障礙不只是發生於心因性厭食症的發作中不適當的補償行為不同,產生不同類型: 1.清除型暴食者(purging type):在此次心因性暴食症發作期間,此人曾規律的從事自我誘導的嘔吐或不當使用瀉劑、利尿劑或灌腸。 2.非清除型暴食者(nonpurging type):在此次心因性爆發症發作期間,此人已使用其他不當的補償行為(ex.進行禁食或過度運動),但不曾規律的從事自我誘導的嘔吐或不當使用瀉劑、利尿劑或灌腸。 暴食症患者經常從事暴食,然後驅使自己催吐或從事其他不適當的補償行為。 通常發生在女性(90%~95%),開始於青春期及成年期早期。 體重通常都維持在正常的範圍。有些患者會變為體重不足,最後成為厭食症。有些患者體重會超重,卻沒有補償行為,成為劇食症(DSM視為另外的類別)。 ●暴食 每週可能有二到四十次的暴食發作。 在一小段時間內,多於大多數人在類似時間下所吃的食物量,因為他們很少咀嚼。通常吃下一千五買卡以上的食物。 暴食之前會有強烈的緊張感,無力控制去吃食物的需求。雖然可以減輕無法忍受的緊張,但隨之而來的是極度的自責、罪惡感、憂鬱,以及害怕體重增加與被發現。 ●補償行為 指在暴食之後,患者嘗試去補償和消除它的後果。 事實上,催吐還是無法阻止半數卡路里的吸收(瀉藥、利尿劑等等也是如此),甚至感到更大的飢餓感。 可以暫緩不舒適的生理飽足感,或減輕焦慮感

憂鬱症孕婦該不該吃抗憂鬱藥物?

孕育新生命本是一大喜事,但當懷孕的婦女罹患憂鬱症,究竟該不該繼續服用抗憂鬱藥物?這一直是醫界以及婦女團體長期所關心的重要議題。過去美國曾有研究指出,懷孕婦女服用部分抗憂鬱藥物,與胎兒將來罹患自閉症的風險似乎有關聯性。此研究造成那時許多準媽媽因此斷然停藥,反而造成憂鬱症狀惡化,不但自己生活品質一落千丈,也讓胎兒生長受到不良影響。 荷蘭的Hanan博士與其研究團隊,發表了一篇專門針對抗憂鬱藥物以及憂鬱症狀兩者對於胎兒影響的研究,並榮登世界著名醫學期刊Arch Gen Psychiatry上。該研究把七千多名壞孕婦女分為三組,發現罹患憂鬱症但未服用抗憂鬱藥物的族群,胎兒整體生長速度較慢。而服用抗憂鬱藥物SSRI類藥物的憂鬱症婦女,胎兒的生長速度較正常,但與「胎兒早產」、「胎兒頭圍變小」兩者有關聯性,但無法斷定因果關係。這與動物實驗中,母鼠服用抗憂鬱藥物後,新生幼鼠頭圍較為狹窄的結果相呼應。而新生兒頭圍,是用來評估腦容量的重要因子之一。如果頭圍過小,可能代表著未來在神經學發展、心智層面或行為上有潛在不良預測因子。 但Hanan博士也鄭重指出,憂鬱症婦女中有服用抗憂鬱藥物,往往代表著其原來憂鬱症狀到達一定嚴重程度,才會因此服藥,而儘管有服用抗憂鬱藥物,也有少部分的婦女憂鬱症狀是頑固難治,所以是否是藥物造成胎兒頭圍變小,或者是由於憂鬱症狀引起,仍無法貿然斷言。 綜觀迄今的醫學研究,似乎會讓許多罹患憂鬱症的準媽媽「一個頭兩個大」。服用抗憂鬱藥物怕會影響到胎兒發展。但不服用的話,一來憂鬱症狀會惡化,二來同樣也會影響到胎兒發展。這兩難情境讓許多準媽媽無所適從。 筆者在此建議,有憂鬱症而準備懷孕的婦女,先告知婦產科及精神科醫師,並且進行評估。罹患輕度憂鬱症的懷孕婦女,可優先考慮藉由心理治療、運動或是其他非藥物方式來進行治療。但罹患重鬱症、有自殺風險或因憂鬱症所嚴重影響生活的懷孕婦女,為保護母親及胎兒安全,應該與精神科醫師與婦產科醫師進行審慎評估,如有需要可考慮服用C級以上的適合抗憂鬱藥物。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孕育新生命,不可不慎。

記憶智慧的橡皮擦「失智症(Dementia)」

隨著社會人口結構的變化,銀髮族的人口比例逐漸增加,讓失智症(神經認知症)的議題顯得更重要。根據過去統計, 65歲以上的人約有5%罹患失智症,85歲以上罹病的機率則增加到20%。然而台灣目前對於失智症的相關衛教仍有不足之處,因此在這邊簡略為大家介紹,希望能夠讓大家了解失智症這疾病。 失智症是會影響到人的記憶力、語言能力、理解力、運動能力、記憶、辨認日常用品的能力、個性、執行能力及解題能力,甚至有可能會出現幻覺、妄想或暴力行為,造成自己或他人極大痛苦。患者在生活上可能會出現常忘記事情、迷路、認錯人、能力下降等、脾氣起伏大及個性改變等。 早年因為罹患失智症(Dementia)的民眾年紀都較為年長,被俗稱「老人癡呆症」,然而隨著醫學的進步,發現不是每位患者都是年紀老邁的人,加上此稱呼有汙名化之嫌,之後遂改為失智症。隨著近年來醫學倫理和腦科學的進展,「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 (DSM-5)」中,再度把失智症的稱呼改為現今的「神經認知症(Neurocognitive disorder)」。然而由於神經認知症的名稱剛改,在社會上仍不夠普及,因此在本文章暫時仍以「失智症」稱之。 失智症的種類很多,包括了阿兹海默症(比例最高)、血管性失智症(比例第二高)、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型失智症、帕金森氏症造成的失智症、性病(梅毒、愛滋病)、腦傷、酗酒、毒素(鋁)及部分營養缺乏(維生素、葉酸)等,其中只有少部分的失智症是可逆恢復的(如維生素缺乏),因此學習如何預防及延緩失智症顯得更為重要。預防部分,如健康生活作息、充分均衡營養、適當規律運動與動腦。而如果有類似失智症的症狀出現,也要即時尋求醫療諮詢及協助。 失智症的病因,雖然已經已有許多發現,但仍有相當的未知領域有待醫學發現。以阿兹海默症為例,醫學上發現阿兹海默症患者中的神經細胞有缺失的狀況,造成腦部在醫學影像上呈現較為空洞化,目前認為這個現象跟腦部出現過多的神經糾結和類澱粉斑塊有關。另外基因學也發現阿茲海默症跟遺傳有所關聯象,其中跟人體內的第1、14、21對染色體上的基因有關。而腦血管型的失智症,就要避免中風導致症狀的再度惡化。然而腦科學仍有許多未探索領域,因此失智症的相關病因學未來也勢必會有更新的發現。 失智症是未來世界一個重要的議題,而知識的衛教及推廣是需要的,期許未來隨著醫學的進步,能讓銀髮族們不僅

不斷想起的噩夢「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dtress fisorder;PTSD)」

情境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不斷想起、不斷害怕... 根據醫學統計,平均約有百分之八的人一生中就曾得過創傷後症候群率。換句話說,每十二位民眾就有一位可能罹患過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雖然絕大部分是發生在成人早期,但女性得到的比例較男性為高,女性約為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二,男性約為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六。有學者認為,男性之所以比例較低的原因是因為男性較少主動尋求醫療協助,容易被低估的緣故。 嚴格說起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幾乎沒有年齡的限制,只要在嚴重的天災人禍後,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人口比率就會大幅增加。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3大類型 圖/摘自晨星出版《別讓焦慮症毀了你》 典型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類型,主要有「重複型」、「逃避型」和「過度警覺型」。 ● 重複型 患者會持續重複地體驗創傷事件的傷痛,像是以回憶、惡夢、或突發性的痛苦。患者在接觸與創傷事件相關的類似時空背景,都很容易重新經歷當初創傷的心理痛楚。 ● 逃避型 患者可能會持續地逃避與創傷事件相關的刺激、思想、感覺或活動,(比方說九二一地震的倖存者不敢去南投集集、不敢看到倒塌的房屋、不敢聽到跟地震有關的話題)。另外一個極端就是患者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封閉起來,造成對外界反應感情麻木,甚至人際關係疏離,對任何事物都失去興趣。 ● 過度警覺型 患者會持續性過度警覺,包括緊張、失眠(無法深睡)、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到驚嚇等。 心理創傷是主要因素? 先前我們曾提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常來自「天災」或「人禍」,而男與女不同的地方在於男性有不少心理創傷來自戰爭或打鬥,女性的創傷則有不少部分來自於被強暴或被攻擊。 然而,並非每個人經歷創傷事件後都會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同樣的壓力,有的人歷經創傷壓力後身心飽受煎熬,有的人卻覺得沒什麼,這跟每個人的韌性、人生觀及經驗有關。 比方說,同樣是天災後的倖存者,有的人會高興大難不死,但有的人會有強烈的罪惡感(憑什麼只有我活下來?我對不起那些死去的人),這種想法會讓倖存者感到挫折及憤怒,容易演變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相反地,某些被一般人認為是「小事」的事件,對某些人來說,卻可能是壓力極大的創傷經驗,可能也因此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這是很重要的概念,換句話說,雖然創傷事件本身,不足以造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但患者

瘋整形又不滿意的「身體畸形疾患(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本文刊載於聯合報) 近年吹起整形風,不管是雷射、玻尿酸、微晶瓷、隆乳、隆鼻或抽脂,許多愛美人士對整形趨之若鶩。在韓國,整形更可說是「全民運動」,甚至成為父母送給小孩的成年禮。 近年,台灣醫學美容也蒸蒸日上,愈來愈多人經過整形,希望保持亮麗外型。但有人儘管在他人眼中已相當美麗,但就是「整上癮」,一直嫌自己不夠漂亮。南韓少女吳雅凜便是著名的例子,她自稱「整形中毒女」,高一開始整形,整了20多次,只為長得跟芭比娃娃一樣。她割過雙眼皮、墊高鼻子、點美人痣、做酒窩,減肥、脂肪自體移植,下巴也整過。 有一部分「瘋」整形的人,非常有可能是「身體畸形疾患」(Body dysmorphic disorder)患者。「Dysmorfia」源自希臘文,意指「斯巴達最醜的女孩。」這疾病由義大利醫師Morselli提出,他發現,患者堅信自己外表醜陋,而且堅持別人也如此看待他們,此意念造成心理痛苦,損及社會及職業功能,甚至出現自殺意念。 研究統計,78%身體畸形疾患有自殺意念,約27.5%曾經自殺。病人因不滿意外型,容易陷入憂鬱、焦慮及害怕情緒。他們通常不會尋求精神科治療,反而轉向皮膚科或整形外科尋求協助。然而在開刀後,病患對整形滿意度較一般病患差,即使對整形部位滿意,也可能開始挑剔其他部位,因此一再尋求手術治療,陷入惡性循環。伊朗學者Javanbakht建議,接受整形前民眾都應該接受心理評估。 身體畸形疾患病因尚未明暸,過去傾向以心理因素解釋:如童年創傷與低自尊等。他們常過度及錯誤地詮釋社會「美」的標準,並不斷整形希望改善外表。他們較敏感、缺乏安全感、自戀、焦慮、完美主義,甚至有慮病傾向。最常被身體畸形疾患患者抱怨的部位,是臉部缺陷。也有人過度關心生殖器官、頭髮、大腿及臀部等,一般於青春期發病,以女性較多。 目前身體畸形疾患治療,以認知行為治療及藥物治療為主,藥物主要以抗鬱劑為主,部分抗精神病藥物有時也證實有效。 呼籲愛美民眾,如果發現自己或是親友有以上症狀,請向精神科醫師諮詢,避免生活品質受到不良影響。醫美醫師如發現疑似病患,也應轉介至精神科做進一步評估與治療。

林醫師新書上市:【網開醫面】網路成癮、遊戲成癮、手機成癮必讀書籍

博客來: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5885?loc=P_002_012 大量訂購(>20本)享特別優惠,請與laya.laya@msa.hinet.net聯絡。 內容簡介   林子堯和謝詠基兩位專科醫師結合多年網路成癮的臨床經驗和知識衛教,撰寫而成的實用書籍,深入淺出講解網路成癮、遊戲成癮和手機成癮的改善及衍生的問題。 以醫學專業角度講解網路成癮、遊戲成癮、手機成癮,閱讀過本書將會讓您對網路成癮相關知識更為瞭解,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林醫師本身也是重度網路成癮以及遊戲成癮的「病患」,他結合玩家和醫師兩者身分撰寫本書,希望能夠讓大家了解網路世代的特色。 本書有採訪高端玩家、結合專家觀點、介紹網路次文化、動漫電玩術語教學,讓一般民眾能夠快速了解網路遊戲的世界。 本書配合趣味插圖與時事舉例,讓內容深入淺出,容易吸收。 本書從醫學角度、具體建議、多元,如何有效避免及改善網路成癮問題。 自序   網路成癮是當代一大問題,不管是在搭車、上課、或是吃東西時,你「抬頭」環顧四週,常會發現身邊盡是「低頭族」。隨著科技進步,網路越來越發達,使用的人數也與日俱增,但網路雖然帶來許多便利與聲光娛樂效果,但過度依賴或使用網路產生的相關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過去精神醫學界曾用了許多不同的名稱和角度來鑽研這方面的問題,包括了「網路不當使用」、「網路成癮」、「病態型網路使用者」、「網路依賴」、「網路遊戲成癮」等稱呼。簡而言之,只要是因為不當使用網路,造成生活、工作、人際關係或學業有嚴重的不良影響,並造成自己或周遭人的困擾,就可以納入網路不當使用的領域,本書為符合民眾常用口語,採用「網路成癮」來概括稱呼。   網路與電玩成癮的相關知識,就如同網路本身是位多變又高深莫測的「千面女郎」,當你覺得自己好像了解他時,他又已經蛻變成另一個新的模樣,正因為如此本書的內容也不斷改版,這幾年來筆者向許多醫界先進、電玩遊戲公司與遊戲玩家們請益學習,因此花費了長達四年的時間才出版,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助益。   我本身過去是網路及電玩成癮的患者,過去花費許多的時光在打電動遊戲上。我在國中及高中時期就很迷電動遊戲,當時最紅的網路遊戲線上遊戲是韓國的天堂、之後陸續又有楓之谷、石器時代、瑪奇、希望、仙境傳說RO、魔獸世界W

研究新知:兩種老藥物可能可以改善失智症(Dementia)

2017年04月美國國民保健署原文: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health/behindtheheadlines/news/2017-04-20-two-older-drugs-could-be-repurposed-to-fight-dementia-/ 研究指出,罹患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小白鼠,接受trazodone和dibenzoylmethane治療後,改善了神經退化速度並改善了記憶力。作者指出這是令人興奮的早期研究。未來有待更多的研究及人體試驗來進一步證實。 研究也指出,預防失智症很重要的是,要規律運動、健康飲食、停止抽菸和喝酒。

腳動不停又難受的「不寧腿症候群(Restless leg syndrome)」

有一對只會說英文的美國夫婦來診所看診,其中太太是長期都罹患了不寧腿症候群,在美國就醫多年仍無法改善,來台灣之後原本是想繼續服用鐵劑改善缺鐵性貧血並改善不寧腿,但開立少量clonazepam後,睡眠和不寧腿都大幅改善,白天上班也比較睡飽有精神了,她喜出望外多次跟我致謝,並讚歎台灣醫療技術很好。 不寧腿症候群患者的主要症狀,在靜止或晚上睡覺時,會覺得小腿有東西爬來爬去的感覺,又麻、又癢、又熱、甚至是酸痛,抖腳、踢腿或起身走動可以改善舒服,但往往嚴重影響睡眠導致失眠。不寧腿症候群的症狀,不只發生在夜晚,有些病情較嚴重的人,白天靜坐在椅子上或靜躺在床上時,同樣會有不舒服的症狀。 不寧腿症候群的患者,因為坐不住抖腳,有些會被誤診為注意力缺陷疾患(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簡稱ADHD), 不寧腿症候群在臨床的表現上,有四個主要特徵: 肢體常伴隨著感覺異常,一直想要移動肢體,這種感覺異常,經常被患者描述為爬行感(creeping)、蟲爬感(crawling)、疼痛感(painful)、搔癢感(tingling)、針刺感(pins & needless)、無法辨認或不舒服的感覺。 不停的亂動,靜不下來。為了緩解症狀,患者通常會起床踏步或在床上輾轉反側,摩擦他們的小腿,彎曲或伸張小腿,洗熱水澡等。 感覺異常的症狀在晚上會惡化。 感覺異常在靜止時會變得更嚴重,例如:躺在床上或靜坐在椅子上。 須注意或排除的疾病 臨床上,有許多疾病可能會造成不寧腿。包括: 孕婦 缺鐵、缺鎂、缺維他命B12及缺葉酸性貧血 尿毒症 糖尿病 甲狀腺低下症 帕金森氏症 脊髓病變(腰薦椎神經根病變) 藥物(三環抗憂鬱藥物、鋰鹽、鈣離子阻斷劑) 過量咖啡因) 根據統計27%的孕婦有不寧腿症候群,通常在產後10天內,症狀會逐漸消失;另外在作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有20%至40%會出現不寧腿症候群的症狀。 而在缺鐵性貧血引起的不寧腿症候群,症狀主要跟ferritin有關,當ferritin小於50mcg/L時,就比較會罹患不寧腿症候群。 不寧腿症候群的治療,應該要詳細問診,盡可能尋找潛在可能的病因,並對症下藥,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是屬於找不到原因的特發性不寧腿症候群(idiopathic

一直認為自己得到嚴重疾病的「慮病症(Hypochondriasis)」

身心健康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夢想,沒有人會不擔心自己生病,但有些人的擔心卻超過了合理的程度,以致於時時刻刻活在焦慮恐懼之中。如果您常擔心自己罹患了一種嚴重或罕見的疾病,但多次去看不同的醫師,醫師都診斷沒有問題,甚至還被別人責備「無病呻吟」,那要小心自己有罹患慮病症的可能。 慮病症的英文是「hypochondriasis」,源自於古醫學名,原來字義指的是肋軟骨下方(Hypochondrium),泛指肋骨下的腹部區域,因為過去許多人會抱怨肋骨下的腹部有許多不適症狀,但當時沒有科技和證據來支持這些疾病,但這些病人堅信自己罹患嚴重疾病,後來才被引申為現在的慮病症。 前言 身心健康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夢想,沒有人會不擔心自己生病,但有些人的擔心卻超過了合理的程度,以致於時時刻刻活在焦慮恐懼之中。如果您常擔心自己罹患了一種嚴重或罕見的疾病,但多次去看不同的醫師,醫師都診斷沒有問題,甚至還被別人責備「無病呻吟」,那要小心自己有罹患慮病症的可能。 慮病症的英文是「hypochondriasis」,源自於古醫學名,原來字義指的是肋軟骨下方(Hypochondrium),泛指肋骨下的腹部區域,因為過去許多人會抱怨肋骨下的腹部有許多不適症狀,但當時沒有科技和證據來支持這些疾病,但這些病人堅信自己罹患嚴重疾病,後來才被引申為現在的慮病症。 慮病症不屬於焦慮疾患(Anxiety disorder),而是屬於身體化疾患(Somatoform disorder)中的一種。因為部分民眾深為慮病症所苦,因而在此特別收錄此章節。 流行病學 慮病症的盛行率約為4%~6%,但也有部分研究指出盛行率達到15%。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差不多,發病的年齡可能在任何年齡層,但最常出現的是在20~30歲之間。另外有些研究指出黑人患病的比例較白人高,但社經地位、教育程度和婚姻狀態對罹病率則沒有影響。 根據研究,約有3%的醫學生曾經有慮病症傾向,這可能跟他們時常會接觸到疾病以及相關知識有關,但另一方面醫學生的臨床經驗相對不足,因此常導致他們會擔心自己可能罹患了某種正在學習的疾病,但是大部份醫學生的慮病症傾向都是短暫並會改善的。 症狀 慮病症患者大多堅信自己罹患了某種嚴重的疾病,儘管經過許多醫師的診治以及檢查,認為個案沒有該疾病,個案仍堅持自己罹患該病。疾病的種類可能會隨著

網路遊戲成癮:遊戲如何讓你花大錢

手機遊戲除了小額付費購買完整版遊戲之外,免費的手機遊戲更是大行其道,免費遊戲(Free-to-play,簡稱F2P),泛指那些可以免費下載的遊戲。 然而,這類遊戲通常不是真的免費,開發商會設計各種機制或商城向玩家索取費用,俗稱「課金」。像是賣「虛擬寶物」就是一例,玩家可以掏腰包來購買遊戲的神兵利器,或是利用特殊道具來增加經驗值獲取效率,有的遊戲廠商還會在遊戲中安插廣告來收取廣告費。對開發商來說,免費遊戲無疑是一棵搖錢樹,甚至讓玩家花費更多的金錢,導致遊戲開發商爭相效仿,「免錢的最貴」遊戲風潮,是當今的一股狂潮。 過去的遊戲界採用「先付費後享受」的機制,玩家必須掏錢將遊戲一次買斷。這類遊戲的優點是開銷一勞永逸,沒有後續的付費問題,缺點是將預算不夠或是興趣不大的玩家給擋在門外,就算有雜誌和網路試玩版的推銷,效果也相當有限。 免費線上遊戲則是反其道而行,採用「先享受後付費」的原則,而且遊戲的取得方式和硬體需求都不高,藉由免費為號召來衝高下載率,擴大玩家族群,隨後再以VIP權限或是商城道具等販售機制向玩家收取費用,讓玩家購買裝飾品或是神兵利器等等,讓玩家能夠透過付費方式來獲得更好的能力、外觀或成就。 藉由消費讓付費與非付費玩家間的遊戲實力越差越多,形成一種付錢越多的人越容易贏的狀況,想要贏的玩家只好掏出腰包來付費購買好一點的道具或能力。但如果一個遊戲只有花費大量金錢才能盡興玩也難以將玩家留下,因此「運氣及機率」的成分被加入遊戲之中。就像是花錢買彩劵或樂透一般,非付費玩家有一定的機率能夠抽到大獎而獲得極好的能力或道具,讓玩家也能享受這些額外又刺激的驚喜,令玩家深陷在遊戲中無法自拔。 常見的遊戲課金手法 首先我們應該理解的是商業製作的「免費」遊戲為了回收成本一定需要收入來源。本段落讓你更清楚了解遊戲廠商如何榨乾你的荷包,也讓你避免掉入花錢陷阱。 限制行動:最常見的鼓勵課金方法就是限制玩家的行動或能力數值。一般遊戲大多有行動力、體力、戰鬥力等數值,玩家玩了一段時間後,可能會開始出現體力不足或魔力不夠的情況,這時候畫面就會出現提示建議你購買藥水或道具回復生命力或魔力,解除限制行動的痛苦。一些心急或者沒太多時間的玩家很容易就會因此花費。 不斷提醒:有一些遊戲會在遊戲中不斷提醒玩家可以花錢,消耗玩家的自制力,如果不斷持續廣告,有可能玩家會一時受到誘惑而花錢購買遊

反覆胸悶心悸快死檢查又正常的恐慌症(Panic disorder)

恐慌症跟一般人所謂的「驚慌失措」不太相同,它的強度超過一般人所能想像。恐慌症是一種相當戲劇化的疾病,發作非常地迅速,前一刻,個案可能還高高興興地看書、逛街或聊天,突然間恐慌就發作了,巨大的焦慮排山倒海而來,伴隨著各種身體的不適,諸如:心悸、暈眩、發抖等,從發病到焦慮的最高峰,往往連十分鐘也不到,由最害怕到恢復平靜,多半也不超過一個小時。 恐慌發作的民眾常會以為自己中風了、心臟病發作、快要失控或死掉,然而一陣子過後,症狀會自動慢慢消失。但恐慌發作的症狀不只恐慌症才有,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現類似的症狀。 儘管如此,恐慌發作卻是相當嚇人,因為它來無影、去無蹤的,彷彿身上綁了顆不定時炸彈,隨時都會爆發。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罹患的是什麼病,看了很多不同的醫師,卻始終治不好。有時甚至連醫生也搞不懂為何民眾會有這些檢查不出的症狀。這個章節我們將會介紹恐慌症的相關面向,讓讀者了解。 故事分享 小櫻是一個二十六歲的美麗女子,生命中沒有遭受過什麼挫折,順利嫁給一個疼愛她的先生,不久後也開心地迎接第一個小寶寶的誕生,但小寶寶出生後卻被診斷有腦部的疾病。 小櫻在醫院坐月子的期間,很害怕看到寶寶,甚至不敢抱他。她覺得掉入一個冰冷又漆黑的井底深淵,原本玫瑰色的夢想,迅速從井口飛過。醫師告訴她說寶寶就算開刀,之後的情況仍舊很不樂觀。那天晚上小櫻孤獨地躺在床上,越想越焦慮,突然地一陣胸悶、心臟砰砰亂跳,而且總覺得心跳狂亂地像是隨時會停止,甚至快要失控,深怕自己下一刻就要死去。醫護人員急忙趕到,做了所有的常規檢查,一切卻都正常。 之後的晚上,小櫻常常想到那天發生的事情,不由自主地害怕起來。越害怕,反而更加重這種驚恐的感覺,焦慮就如黑暗潮水般,排山倒海的降臨,程度越來越強烈,小櫻擔心又會再一次有瀕死的感覺。漸漸的,甚至連四周的景物都變得不太真實、彷彿身體不是自己的、覺得快要失控或發瘋! 到最後,她連看到寶寶也會害怕,怕寶寶有什麼突發的狀況,怕自己突然又經歷相同的事件時,會死在當場,沒有人能救她。 [性別] 女性得到的機會約為男性的2~3倍,而且不管在哪個年齡層,女性的盛行率都高於男性。但有學者認為,男性通常比較不願意就醫,導致罹病率被低估,才會讓女性的罹病率相對較多。 [年齡] 任何年齡都可能罹患恐慌症,但發病的最高峰時期在成年早期,平均發病年齡約在25歲。 [危險因子]

這裡痛、那裡也痛的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

纖維肌痛症 是種複雜又神祕的疾病,迄今仍有待更多的研究和探討,患者會出現長期的「這裡痛、那裏痛」卻又找不出確切病因,有時候會被誤解為無病呻吟,因此這病也被稱為「公主病」。 纖維肌痛症的名稱約在 1987 年前後出現,它的名字來自於希臘文 algia ,意思是「疼痛」。而 myo ,意思是「肌肉」;以及拉丁文 fibro ,指的是「肌腱與韌帶的結締組織」,組合在一起就是 fibromyalgia 。 纖維肌痛症的患者會有持續的全身性肌肉疼痛,這經常伴隨著其他症狀,像是疲倦、焦慮、憂鬱、失眠、腹瀉、腹脹或頭痛。有許多的案例是在手術、感染、受傷或是情感創傷後發生的,但也很多案例找不到確切原因。 美國的威其塔研究中心基金會( Wichita Research Center Foundation )的腓德烈克.烏爾夫( Frederick Wolfe )醫師,從 1970 年代開始,他就觀察到有越來越多的病人罹患瀰漫性的肌肉疼痛,卻沒有任何發炎或肌肉病變的證據。在 1987 年,烏爾夫召集了二十名觀察到相似症狀的專家,他們發展出一種臨床檢驗方法,並得到美國風濕病學院(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的背書。「纖維肌痛」於是這個新疾病誕生了。檢驗方法是用特定力道去按壓 18 個特定之肌肉與韌帶連接到骨頭的點,如果有 11 個以上的點感到疼動的話,就可以診斷纖維肌痛症,然而目前臨床上也仍有學者對診斷標準持有不同意見。 纖維肌痛症的病理機轉,目前認為與痛覺傳導路徑、神經內分泌及自律神經系統、睡眠障礙、基因、物理和心理壓力等相關。研究也發現纖維肌痛症病人腦髓液中的 P 物質及麩胺酸 (glutamate) 等濃度偏高,而抑制疼痛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 (serotonin) 及正腎上腺素 (norepinephrine) 濃度較正常人來得低。 在治療方面,一般的止痛藥治療的效果有限, 2007 年 6 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 pregabalin 治療纖維肌痛症,可改善此類病人的疼痛、睡眠及焦慮情形,病提升生活品質。 2008 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又核准 duloxetine 治療成人纖維肌痛症。 2008 年歐洲抗風濕協會 (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曾針對成

夢遊其實沒有在作夢!醫師教你如何改善夢遊(Somnambulism)

近日新聞報導,台北發生一件罕見的「夢遊墜樓」事件。一名 11 歲男童患有夢遊症,疑似因夢遊自 9 樓住處墜樓身亡,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夢遊其實屬於睡眠疾患 (Sleep disorder) 中的一種,約 1%~15% 的民眾曾有夢遊的經驗,多在兒童時期開始出現,大部分於成年後會逐漸改善消失。而夢遊多是發生在睡眠的「非快速動眼期 (NREM) 」中的第三期和第四期。所以其實「 夢遊是沒有在做夢的 ! 」因為做夢是在睡眠週期中的「快速動眼期 (REM) 」發生的。 夢遊常見的表徵是突然從睡覺中起來,漫無目的走來走去,大多步伐緩慢但能避開障礙物,有時喃喃自語甚至可以跟人對話或進行一些複雜行為,筆者曾經治療過一位民眾,他能夢遊開車回家的案例。另外一位民眾也有在夢遊狀況中進食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民眾在服用少部分安眠藥之後,會有夢遊的情況。 一般說來,夢遊會隨著年紀增長慢慢減少好轉,無需過度擔心。但如果是嚴重或有危險性的 夢遊,建議先改善日常生活作息、減少壓力、保持良好睡眠習、改善睡眠的環境為主。如果症狀持續都未明顯改善,最後才考慮藥物治療,譬如鎮定劑clonazepam等藥物,可以改善夢遊的發作頻率和症狀。

易怒暴食又嗜睡,小心不是叛逆期而是【非典型憂鬱症(Atypical depression)】

       憂鬱症是常見的心智疾患,也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所訂定的21世紀三大疾病之一,對世界及社會影響甚鉅。典型的憂鬱症狀是情緒憂鬱低潮、凡事都提不起勁、吃不下睡不著、體重越來越輕、注意力不集中恍神、甚至有厭世輕生意念等,大家都。        但要注意的是,有一定比例的人是罹患【 非典型憂鬱症(Atypical depression) 】,非典型憂鬱症的症狀與傳統憂鬱症症狀不同,因為好發於青少年族群,也常被誤判為「叛逆期」因而耽誤介入或就醫黃金時機,因此若是有以下幾點症狀,加上影響到生活和職業功能,應該審慎評估是否有罹患的非典型憂鬱症。   A. 心情對喜樂有趣的事情有反應   B. 至少有三項下述癥狀   (1)體重增加或食慾增加   (2)睡眠過多,甚至白天也昏昏欲睡。   (3)肢體沉重如如鉛塊般沉重;   (4)人際關係敏感,常有被拋棄感,不能信任依賴他人,被拒絕感斗          以上導致社交或職業功能顯著損害,即有可能是罹患了非典型憂鬱症。 治療方法   除了減少壓力、作息調整和適度運動之外,適當的藥物選用如血清素類藥物等皆能夠緩解和改善症狀,避免疾病慢性化造成長期人際關係、人格養成或職業功能嚴重受損。  

健康的警鈴 別忽視耳鳴(Tinnitus)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

近來媒體報導藝人吳克群因長期壓力大而耳鳴失聰,引起關注。之前診治過一位公司主管,20多年來飽受耳鳴之苦,曾至多家醫學中心耳鼻喉科和神經內科就診,檢查顯示正常,但始終無法改善。耳鳴讓他失眠、焦慮和煩躁,生活品質很差。直到他來診間診療,發現他因為工作壓力大,長期處在極度緊繃的狀況。開立血清素相關藥物,規律服用2周後,耳鳴大幅改善,他喜出望外的說:「很久沒有耳根子清靜了。」 耳鳴(Tinnitus),拉丁原文指的是「鈴響」,指耳朵在沒有外來聲音刺激下卻聽到聲音,聲音種類很多,包括蟬鳴聲、嗡嗡聲、電磁波聲、叮噹聲或是轟隆聲都有可能,此外,可能伴隨不同程度的聽力受損。 要注意的是,耳鳴只是「症狀」,可視為健康的警鈴,要找到原因才有機會根治。耳鳴的原因很多,舉凡耳朵的肌肉、血管、神經或大腦出問題,都可能造成耳鳴,建議先到耳鼻喉科和神經內科就診,由專科醫師來診察初步排除器質性問題,像是腦血管循環不良、耳道發炎、內耳不平衡等。 如果所有檢查都正常,但仍持續耳鳴,就要考慮是否有自律神經失調問題,建議轉診至精神身心科就診評估是否壓力過大,以免長期造成生活品質受損並對健康有負面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精神疾患「幻聽」,一開始以普通耳鳴呈現,若一開始是電磁波或機械聲,但最後出現人講話的幻聽,必須要趕快至身心科就診,以釐清是否有其他心智疾患。

資優生成績下滑 竟是罹患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原文刊登於2016年12月02日的自由時報醫療版。) 你是否時常感覺手有骯髒感,而一直不斷洗手?甚至會洗到破皮流血?或是常擔心門窗沒關,儘管確認後,依舊會不斷花費大量時間反覆確認?抑或走路或整理東西時,只要不依照特定的次序或規律進行,就會感到不安? 強迫症是心智疾患中最常被低估的一種疾病,盛行率約2%-3%,換句話說,平均每百人中,就有2-3人曾罹患強迫症。其中有患者延遲10年以上才就醫,甚至有人抱病終生,大大影響了生活品質。如果你有以上的症狀,小心有可能罹患了「強迫症」! 曾經治療過一位學生,原本都是班上前幾名,但是突然成績快速下滑,老師和家長關心和責備幾個月都沒效,成績越來越差,他的情緒也越來越沮喪而被家長帶來就醫。 問診時發現,他在考試寫好答案後,都會無法控制地塗改答案幾十遍,導致作答時間延遲,成績當然就變差。這就是罹患了強迫症。 由於個案的病識感很好,通過衛教、行為認知療法和藥物治療3個月後,症狀已改善並停用藥物,成績也回到了名列前茅。提醒民眾,如果有類似症狀,應盡快就醫。 強迫症的診斷準則: 如果符合下述[準則A]中「1.強迫性思考」或「2.強迫性行為」,並且符合[準則B~D]的要求,那有可能已經罹患強迫症,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單位協助。 [準則A] 1. 強迫性思考(Obsession) [要同時符合(1)~(2)] 不斷有思想、影像或衝動闖入自己的腦中,某些是不合時宜或不合邏輯的,這些症狀造成極大痛苦與焦慮。 此人企圖壓抑這些思想、影像或衝動,或企圖利用其他的思想或行為來抵銷。 2. 強迫性行為(Compulsion) [要同時符合(1)~(2)] 重複的行為及心智活動,常見的行為包括重複洗手、排序與檢查門窗等。常見的心智活動包括了重複倒數、祈禱、或默念特定字句。 此人感受到這是由於強迫性思考或是某種規律所造成。 這些行為或心智活動的產生,是為了減少心中焦慮或避免某種可怕的狀況發生,然而這些行為或心智活動與所擔憂事物之間的關聯,在現實中不是不合理,就是程度太超過。 [準則B] 這些強迫症症狀,並非是由於藥物、毒品或是生理疾病造成。 [準則C] 強迫性意念或行為造成此人極大痛苦、浪費時間、嚴重干擾生活、職業功能下降、或人際關係極大困擾。 [準則D] 這些強迫

鬼壓床與睡眠障礙(Sleep disorder)

有位年輕人來就診,主訴是被「鬼壓床」了好幾個月,相當困擾和害怕,他接受過收驚和開燈睡覺,但效果都不明顯,希望來諮詢和評估。 「鬼壓床」經驗不少人都有,其實其中很大一部分民眾是罹患了「睡眠癱瘓症 (Sleep paralysis) 」,這疾病屬於一種睡眠障礙,約 40-50 %人一生會至少經歷一次,症狀常是在睡眠中感覺自己醒過來,可以睜開雙眼看到周圍事物及聽到聲音,但卻全身不能動彈,有些還會出現幻覺,就彷彿被鬼壓在床上一般,因此俗稱「鬼壓床」,常會跟「卡到陰」或恐怖靈異事件做聯想。 睡眠周期一般分成 1-4 期以及作夢的快速動眼期 (REM) 。睡眠癱瘓症主要是發生在快速動眼期階段,當時身體是休息停工的狀態,骨骼肌除了呼吸肌及眼肌外都處於無力狀態,這其實是一種正常的保護措施,這樣就不會夢見打人時,身體真的付諸行動而對枕邊人攻擊。但在睡眠癱瘓症的患者身上,他們在半睡半醒間身體與大腦不協調狀況,所以才會意識清醒但無法動彈。 睡眠癱瘓症在任何年紀都可能發生,但大多數生青少年時期,而當民眾發生睡眠癱瘓症時,一般而言,壓力過大、焦慮緊張、極度疲累或失眠都有可能導致睡眠癱瘓症,臨床上要與「猝睡症 (Narcolepsy) 」做鑑別評估。若是偶爾發生,一般不用就醫,但如果經常發生,則可向醫療單位評估,治療一般先行調整生活作息、適度運動和減少生活壓力為主,若真的相當嚴重並影響到生活或工作時,再請專業醫療人員評估是否需要藥物介入治療。